杭州的发展日新月异,率先铺设了水泥大道和沥青大道,港口的那些双道钢轨,也让有识之士认识到巨大价值,纷纷要求用于国计民生。173

张启元率先上奏,请天子改元,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大中建炎代表中兴炎宋。

如今,大宋行朝经过九年的不断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已经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理应取国泰民安的年号,以彰显天子仁德,天下昌平。

他的提议立即得到朝野响应,随着行朝实力不断恢复,大中建炎年号的确不太适合气象,连王秀也那么认为。

这不,翰林学士院那帮大学又开始忙了,用了几天时间选择了十余个备选年号,却任然无法确定下来。

最终,王秀表态还需谨慎,没有别的原因他冷静下来后认为,是因大宋行朝是发展了,也不断地强盛,却还没有真正走向强盛,盛世华章不适合时下,大中建炎代表仍需努力,天下远未达到国泰民安的地步。

在没有决定年号,任然沿袭大中建炎的年号,那就一切早就。王秀的毫不客气,引起某些人的不满,有些御史当众弹劾他,却没有预料中的惶恐谢罪。

王秀据理力争,就在大殿上反驳御史,让那些侥幸的御史哑口无言,最终不得不咽下苦果,里子面子都丢尽了。

让人侧目的是,这也是自开国至今,唯一一次宰相当殿辩驳,也是唯一一次让御史吃瘪的事,连蔡京、王黼那样的人物,也没有公开和御史顶牛,王秀却做到了。173

用王秀的一句话:朝廷供养言事官,是矫正君主得失,监督宰执施政,查有司得失的善政,并不是养一群胡搅蛮缠的人。

朝野顿时一肃,明眼人都能体会出,八年甘愿沉寂的王秀,终于露出尖锐的瓜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王秀对那些人并不关心,他倒是关注蔡易、钟离睿、何为等人,这些人都被外放,沈默没有外放却等同外放。大宋朝廷没他那么忙的官吏,行在和苏杭之间经常跑,以至于苏杭等地守臣戏言枢府都堂侍郎最忙。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楚国公主赵柔嘉的婚事,那可是皇室唯一的嫡亲长公主,马虎不得啊!

朱琏是看上范宗尹的嫡长子范离,王秀也觉得范离还行。不过,作为父亲的他仍然在选择,希望女儿找到更高的归宿,而不是为了政治利益去牺牲。

他也觉得范离为人太柔弱,自己就两个女儿,决不能太随意了,一直拖着不办想再看看还有没有青年俊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权倾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王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风并收藏权倾大宋最新章节完本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