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正在美方陷入内部激烈政治斗争的时刻,苏联正艰难地试图在里海方向动反击。.ㄟM

根据原本计划,中亚特别方面军的进攻主力应该在2月上旬抵达预定进攻地点,但由于道路崎岖天气恶劣物资供应保障不及时,大部队一直开进缓慢,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斯基精心抽调3个骑兵师3个坦克旅和2个机械化军组成万人突前攻击部队加进军,即便这样,这支进攻部队直到2月11日才完全抵达到位,而接应他们的部队还在后面步履蹒跚,迫使进攻战役的展开时间一拖再拖。

这不但急坏了在塔什干坐镇的朱可夫,更急坏了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他已把这次反击战苏联获得体面和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寄予了很高期望。朱可夫不光怕夜长梦多引起德军注意而着急,更担心后续作战时间不够,斯大林则是担心冬季过去后他面临的不利局势——如丢掉中亚方面军,他就再也抽不出任何机动兵力,除非放弃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两个重镇中的一个,这是他万万不能答应的。

在一道道电文催促下,进攻集群不顾疲惫和物资短缺加进军,最精锐的进攻矛头非战斗损失高达近万人,后续3o万其他部队非战斗损失也过2万人。等于还没开战就损失了3万多兵力,至于一路上暴毙的牲口损坏的坦克或其他重装备数量也非常庞大。

把守盆地出口的崔可夫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舍尔纳所部经常对他的防线起空袭和短促突击,用绝对火力来压制防线,一开始他认为德军在自寻死路,这么猛烈的攻势需要消耗多少弹药和燃油?即便德国人前期有准备,也不可能持续太久,但后来德军攻击力度一直居高不下,他的部队虽能勉强守住防线,但其实都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再加上盆地外气候恶劣,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已伤亡4万余,朱可夫不得不从后面又给他补充了一个军才稳住形势。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舍尔纳的物资和补给并不是光有里海这条线,还有运输线在伊朗。南翼德军一共三条海上补给线,一条是从意大利出穿地中海走达达尼尔海峡去黑海登6,送到高加索一带,这是主力干线,极大减轻了6地运输的压力,使铁路网能够更多给中央集团军群补充物资;还有一条是走地中海一直到东岸的海法登6,然后走铁路去伊拉克和伊朗——这条线其实也是中东石油在输油管道未铺设完成前外运欧洲的主力;最后一条线是走苏伊士运河一直绕红海和波斯湾去伊朗阿巴斯港登6,然后通过伊朗内6铁路输送到伊朗北部地区——与波斯湾石油输出正好方向截然相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铁十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影梧桐并收藏铁十字最新章节第368章 超级炸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