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坐在前往府州的班车上,李舒崇读起了晏几道的代表作《临江仙》。

林川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才子之乡”:“宋词四开祖,林川有二晏。唐宋八大家,曾巩、王安石。”曾巩和王安石大家比较熟悉,而“二晏”是指北宋初期着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父子俩。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小昭反复品味着这两句,不禁赞叹道:”好美的意境,既凄凉,又朦胧。”

看到他们在掉书包,秦雯也来了兴趣,把下半阙词也朗诵了出来:“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李舒崇不禁感叹道:“这个晏几道是北宋宰相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他虽然文才出众,却过于孤傲自负。他的命运大起大落,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出生时父亲已经47岁了,又是当朝宰相,加上他从小就文采过人,所以年幼时他深得父亲同僚们的喜爱。可是长大后他不愿接受世俗的约束,生性高傲,不肯依附权势。父亲死后家道中落,他既不利用官二代的身份,也不借助他父亲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去为自己谋取功名,因此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一些小官小吏。”

秦雯接口说道:“晏几道的词风与他父亲相近,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浑然天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晏殊。大概是因为他的社会地位较低,人生遭遇比较坎坷,所以他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比晏殊的词要深刻得多。”

小昭也赞同秦雯的看法,她说:“晏殊的词句里,我好像只记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估计只不过是他妙手偶得罢了。”

李舒崇却有不同意见。“晏殊是神童出身,十四岁就参加了殿试,深得皇帝喜爱。为官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应天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那时候昌南书院还没有筹建呢。他一生着有一万多首诗词,只可惜大多都散失了。我最喜欢他的那阙《蝶恋花》了。”接着他低声读了起来: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小昭笑道:“舒崇哥哥,经你这么一提醒,我觉得这阙词好像也很耳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极品书虫的世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搬砖的二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搬砖的二哥并收藏极品书虫的世界最新章节第48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