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他这是玩真的了!”

这句话文相公念叨了一个上午,从最初的惊讶,愤怒,到失望,此刻还有那么一丁点佩服,可佩服过后,就是更大的愤怒。

姓王的,你他娘的太过分了!

宰执才能干到65岁,老夫岂不是彻底完蛋了?

文彦博干嘛跑到开封住草堂,当教书匠,自种自吃……除了避祸之外,还是存在着幻想,万一哪一天王宁安的变法推不动,或者反对的力量集结,他扛不住,俺老文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你这么干,拿年龄卡人,不是彻底断了老夫的路吗?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文相公又花了一个下午,仔细想办法,对付王宁安。

可是想来想去,文相公无可奈何了。

以年龄划线,其实是很不错的办法。

首先,任何位置都要有经验,没有经过相应的历练,肯定负担不起,另一方面,官场公务繁重,没有旺盛的精力也干不来,比如县令,县尉,州府的推官,判官,都要亲自到各乡镇,去探查情况,处理各种事务,组织施工建设……超过50岁,根本就跑不动了,王宁安设立的年龄限制,非常合适。

尤其是官场的那些新人,还有那些干了20几年的老吏,谁不想往上爬,谁不想升官……可前面就有一大堆的老家伙挡着,半点希望都没有。

这回好了,年龄限制划好。

60岁的县令立刻滚蛋,四十岁的吏员一步登天,三十岁的年轻人也能官升一级,除了退休的老人之外,其余人皆大欢喜,欢呼雀跃。

有了强大的支持,老文哪有什么好办法!

王宁安这家伙真是功力深沉!

原来文彦博琢磨着,王宁安会和其他人一样,主持变法越久,结怨越多,混来混去,就会混得人不人鬼不鬼,他的机会就来了。

可王宁安偏偏不走寻常路,始终都能拉到最多的支持,每一次的改革只是针对少数人,别人是攻坚克难,他是顺水推舟,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沉思之后,文相公只能无奈地吩咐家人,千万看好了大门,外面的人谁来了也不见,他老人家要闭门修书。

文相公沉默了,另外一位也不敢张扬,司马光也是老老实实修书,可是过了没多久,就出现了一种声音,有人提出了强烈意见。

文官设置了年龄限制,那武将不用吗?

文官七老八十,干不动了,那武将呢?就不用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宋将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大宋将门最新章节新书《我的邻居是皇帝》已经正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