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浪大手笔送出三万大洋的帛金让人感叹他的豪气,但刘上校出身川省大地主,一个叔父刘湘是新科四川王,一个叔爷是刘文辉现今盘踞西康,那是整个西南都数得上的家族。

钱,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知道刘浪根底的士绅政要们也就是觉得刘浪够义气,没钱,把青天白日勋章都能给抵押出去。

但恐怕还是有人会郁闷,刘团座如此不把青天白日勋章当回事,这让远道而来送青天白日勋章的他情何以堪呢?这让国府又情何以堪?

只是,这话也不能说,人家刘团座那可是为了给前线牺牲的将军筹钱送礼。

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不管刘浪是真豪还是假豪,第十四集团军可是欠了这位一个大人情。如果不是刘浪高调的来这么一招,抵押了青天白日勋章也要送三万大洋,太原城的士绅政要们可送不了那么多钱。

几个牺牲在前线的将领,国府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激励还活着的人继续抗战,可能抚恤方面不会少。

但牺牲已达上万人的普通官兵恐怕那抚恤就少的可怜了,他们不过是小人物,生,尚且无人关注,死,就更不可能有人管了。第十四集团军收的礼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缺,那帮高级将领们若是不感激第一个大手笔出手的刘浪才是怪事了。

让人最为疑惑的却是刘上校亲自手书的那幅挽联。

字,是好是坏先不去管它。主要是那字面意思让人有些费解,“一生半生得永生”还好说,那是说年仅39岁就殉国的郝梦龄虽只过了半生,但做为国之英烈,永垂不朽。可那个“姓在名在人不在”又是什么意思?

他们自是不知道,这幅挽联并不是刘浪的原创,这是六十多年后,共和国将汉口吉林路改名为“郝梦龄”路后,其直系后人书写其墓前的挽联。

事实上,半个月后,汉口就有条路被命名为“郝梦龄”路。这是国红两党对这名殉国将军的最高褒奖。

刘浪觉得,唯有这幅挽联才最适合祭奠这位中国第一位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中将军长。那是他最疼爱的长女八十余岁高龄亲自手书,刘浪只是跨越了数十年的时空把这幅满怀他亲人思念的挽联提前送到了他的灵前。

在弥留之际,他的眼前,一定闪出的是幼女可爱的面容和母亲慈爱的脸吧!他,会不会很想对母亲和幼女说一声:对不起!

他希望这个在三月前七七事变爆发后即率兵北上途经武汉家中留宿一夜,于清晨留书于长女枕头底下题名为1938年阅,“此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抗战之还我河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汉唐风月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汉唐风月1并收藏抗战之还我河山最新章节番外(7)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