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晚上,外面的天气就特别的冷,洛家祖孙俩在秦家吃过了丰盛可口的晚饭,洛爷爷便带着孙子回家了。

再晚一点天寒地冻的,孙子这小身板,他但还真有些担心孩子感冒受凉什么的。

小九哥哥要出门的时候,夏夏小人儿很热情地跑过去拉着人家的手喊着:“哥哥明天还来哟,夏夏在家里等你呀……”

洛老爷子还以为孙子顶多点个点头,没想到他那沉默寡言的孙子居然“嗯”地回应了一声。

老爷子摸了摸胡子,心想看来他这拜师的决定是一举两得呀,说不定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孙子就能像个正常人一样了。

吃过晚饭,姜爱娟盘点了一下今天铺子里的收入。

今天的饭票卖出数量和昨天的相比多了52张,她看了看记录本,平均每个人都买了四张。住在他们对门的邢家两老干脆就买了一本饭票本。

算起来今天饭票本也卖出了好几本,加上开业当天洛老爷子买的,她们家蒸饭铺子已经一共已经有八个长期客户了。

加上饭票里圈的次数,今天连早带晚一共帮客人们蒸了212盒米饭和菜,还帮一位隔一条胡同的老阿姨闷了一锅老火汤,收了她三张饭票。

铺子里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好,大家不免也跟着开心起来。虽然每张饭票只有五分钱,可是积少成多,加上这又是服务于大家每天吃喝的日常,生意还是能够长长久久的做下去的,秦家人也不怕辛苦,刚起步一切都要一砖一瓦地打拼出来,累点有什么呢?只要家人在一起过得开心,便都值得了。

一家人自去休息不提。

第二天下了点雨,影响了饭铺的生意,铺子里来蒸饭的人比往常少了不少,毕竟大冬天下雨,天寒地冻的,家里留守的又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人也不放心他们下雨天在外奔波。

客人少了一多半,一家人也没泄气,就当老天让他们休息休息。

姜爱娟趁着有空,在家里还给孩子们做了一样新鲜的吃食,灵感来自于丰都大街小巷能够看到的小吃糖葫芦。

早上那会儿还没下雨,姜爱娟和丈夫一块儿去丰四季乡买菜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一户人家在卖晒干了的山楂果,便买了些回来用净水泡上了。

家里还有从竹溪村带来的红小豆,正好这天下雨铺子里清闲,姜爱娟便熬了豆沙,碾得细细的,一点皮都挑了出来,口感极细腻又香甜,然后把山楂的核一个一个去掉,把豆沙填到里面,先上锅稍微蒸了一会儿,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九零年代奔小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天在水中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在水中央并收藏九零年代奔小康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合作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