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之旅,对于熊白洲来说有得有失。

第一,伊山盗版碟片制作工厂的地址、规模和前期投资意向已经确定下来。

这个工厂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围墙厂房搭建完成,宿舍食堂准备就绪,再把设备从粤城拉回来就能开工了。

搭建厂房这些对乔五这些人来说都是老本行,至于销售渠道会由四海的人安排妥当。

熊白洲预计最多三个月就可以正式生产,“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将是可以预料的局面,只是这个全国最大的盗版碟片制作工厂很可能会把伊山变成“盗版之县”,带来的巨大利润会引导当地人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砸锅卖铁投入这个行当之中。

如果这个厂是在国外建设的,熊白洲赚够了钱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不过这个是在大陆,而且还是在熊白洲的家乡,所以才有所谓的第二阶段计划。

电子厂还没有开始建设,熊白洲已经知道会为当地带来什么样的变化,vcd行业几年后将逐渐消沉,这些放下锄头一窝蜂钻进电子行业的家乡人将来何去何从,熊白洲也不会真的放任不管。

所以,第一阶段不管有没有12个亿的收益,熊白洲都不会撤资,不过这些话他不会和伊山县的领导说明白,有时候适当的压力不是坏事。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熊白洲这类人做生意又怎么轻易让别人看透自己真实意图。

第二,熊白洲在海州的名声和人际关系都比之前更加牢固了。

因为“沈袁集团”的突然覆灭在熊白洲的名声在海州达到了一个前所有未有的高度,如果这个时候熊白洲稍微加以经营,他肯定能够和袁照龙差不多的社会地位。

不过熊白洲很低调的表达自己不想做“袁照龙第二”,而且经过熊白洲的坦诚解释,他和陈军之间逐渐回到正常的政府官员和投资商关系。

既不像沈正宁和袁照龙那种违法的勾结,也不像利益驱使的合作同盟,相反还因为曾经的“共同战斗”有了一点特殊的默契。

这是熊白洲一贯认同的政商关系,不亲密也不疏远,有距离也有交往,当然熊白洲也从来也不会故作清高,那样不符合整体氛围,政商生态文化其实就是当前社会经济现实的反应。

不过在海州,大概以后再也不会对熊白洲的亲人有什么其他念头了,一把手书记都被逼的自杀,结果真的比电视剧还玄幻。

第三,大概陈庆云和熊萍的能力也有了一些进步。

筹建工厂的过程并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的芳华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柳岸花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岸花又明并收藏我的芳华年代最新章节618、总有一些让人敬佩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