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菡有时会提起笔来,想将她此刻的心情铺写于纸上。可是每每如此,最终的结局只是只字未落,搁笔叹息。她内心的话太多太杂,积闷的心绪结成万千,已然不知该从何说起。

十二年苦候,仍未有结果,恍惚间她甚至忘却了年岁,忘却了自我,忘却了她为何要等候。每日抄经、诵经,打坐冥想,静夜读书,偶尔抚琴,不成曲调。素斋吃了十多年,忘记了肉食的滋味;寡薄的汤汁若水,尝不出滋味之浅厚。日子平平淡淡,重复又轮回,每一日都像经历了一生。

那是秋色渐浓的某日,她前往慈恩礼佛,于大雁塔密密麻麻挂着的题诗板上看到了一首诗,忽而怔住了。她驻足良久,反复品读: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落款人是李白,即便数年不问世事的张若菡,也知道太白酒仙的名号。这首《长相思》,出自他的笔下。

真是好文笔,张若菡叹息。望之良久,她问寺中僧人要了笔墨与纸,抄录了下来。倒不是怕忘却,实际上这首诗她看了一遍就记住了。抄下来,却是想遂了自己的愿。遂了自己抒写心绪的愿望,她的笔,写不出她的忧思,便只能借诗人的妙笔,聊慰念怀。

写完后,她将纸张投入了慈恩的香炉之中,望着墨字被橙红的焰边吞没,她双目发涩,眨了眨眼,似有泪意。

十年出入佛寺,今日竟被香熏了眼。她缓缓闭目,半晌转身,携着无涯离去。

这年,张若菡二十有三岁。自十五岁及笄以来,八年来她所有的经历乏善可陈,也几多悲苦。唯一值得一提的喜事是她的亲事,与其说是喜事,不若说是闹剧。八年来,张府的提亲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唐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书自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自清并收藏唐谜最新章节304.第三百零四章(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