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早上吃朝食时,人便没那么多了,周围依然是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太史家主先谢过了严江出的流民之策,然后便细细打听严江来历。

昨日人多嘴杂,他不好细问,但齐国如今流民众多,很容易就找出几个五国旧地之民,既然严江说随司空马去了邯郸,并且在做了停留,那问一问地方名胜事迹,对照一番,就能知真假。

严江对这一点怡然不惧,应对得天衣无缝,不一会,就已经将几个对方找来的赵国权贵说得心服口服——他连赵嘉和郭开府上的细节都知道,连当时被围困邯郸的物价都知晓,这肯定是赵国本地人,没假的。

至于说去邯郸打听,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路途遥远,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谁知道派出去的人还回不回得来啊?

再者说,战国时期,门客三教九流,本就不会筛查的那么细。

这样,身份被论证了,其它的便比较好说了,严江也由此知道了战国之时,齐国在东边一路吃瓜看到秦灭六国的心里历程。

如今除了五国流民扰人之外,齐国最大的问题,便是秦国这个庞然大物所带来的战争阴影。

自己秦王亲政至令,不过七年尔,六国已灭五国,这种摧枯拉朽,一统天下的姿态,实在是让齐国内部根本应接不暇。

当韩国灭时,大家都不以为意,那小国不过一郡之地,更是四战之所、郑国时期就被晋与楚当做战场,却只能“保持中立”,待韩国灭郑,就代替郑的位置,成天受其它强国的毒打,无论秦攻六国、六国攻秦,韩都是被波及的花花草草,国都新郑更是平均三年就要被他国波及一下,被灭顺理成章。

赵国被灭时,两边打出真火,可李牧一去,灭的那么快,让人救之不及,就很想不到了。但这事齐国上下都能理解,秦赵世仇,早就打出狗脑子了,再说赵国被灭也不是第一次了,要是把赵氏孤儿也算进去,这都第三次了,正常,但是得小心了,没赵国抗,也不知谁抗得住秦国啊。

燕国就不说嘛,荆轲都把秦王撵得绕柱了,秦国灭燕再合理不过了。

可是魏国三个月完,就吓呆楚齐了。及至秦攻楚时,齐国上下也捏了一把汗,等到李信兵败,这才松了口气,等到王翦与项燕对持,又提心吊胆,甚至楚国来借粮时,齐国上下都是愿意借的,只要楚国多给点好处。

只是这边楚国便宜刚刚占到,寿春就已经失陷,在这段时间,齐国上下不是没想过去支援一把项燕,但直到点兵时才发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秦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九州月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州月下并收藏秦皇最新章节204、番外-路上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