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真将‘兴学’确定为未来一年的主要目标后,陆辞便很快意识到,想要实现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别的且不说,单是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就实在太多了。

官家赵恒在州县立学方面,一向予以鼓励和支持,甚至曾亲赐过应天府书院额,不可谓不重视。

在密州等不比两浙或京师一带来得富庶的州城里,这点也难得地受到了相当看重,得以执行。

不然彼时颇为家贫的陆辞,就不可能得到那么多粮食补助,以继续学业了。

但在户口零星,连通判都不必分派的汾州,官学根本不见踪影,当地百姓想送子女进学,则只能选择村学、乡学、私塾、义学乃至家馆等地方。

陆辞二话不说,翻出了学田的相关记录,将之一一过目后,不禁揉揉眉心,竟有几分头大如斗之感。

要想兴办学校,可不是上下嘴皮一碰,轻飘飘地说句话的事。

一要脚踏实地,就得面临横亘在身前的,眼前最大的问题——学粮不继。

然而查看过记录后,便可得知,那些作为官学经济援助的学田,拨是拨了,甚至还拨得不少,负责打理者也称得上尽心尽力。

只可惜收成上一直不如人意,好不起来,连基本运转都难维系,又何谈给家贫的学子发放补助的粮食呢?

在亲眼看过学舍的情况后,陆辞简直不敢相信,这一间间败屋的狭窄破旧程度,居然能比官署还更上一层。

连最基本的遮蔽风雨的作用,怕都难以起到。

听得一阵阵朗朗读书声从里传来,然而那一个个求学若渴的稚童,却连口热汤都难喝上……

陆辞并未露面,只在外头走了一圈,心里依然很不是滋味,就连喜欢的石头饼都有些啃不下去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啊。

不过,即使看着不舒服,但他也并非不能理解前任知州的苦衷。

事分轻重缓急,以汾州那乏善可陈的财力,根本无法兼顾。

要想对这些房舍进行扩建或修缮的话,起码在短期内,无异于痴人说梦的了。

即便难得有所盈余,也只会优先分派到更重要的其他基础设施的修建中,而不会放到州学上来的。

——还是得从学田方面着手啊。

陆辞叹了叹气,翻看着那记着一笔笔亏空的账簿,久违地感受到了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放鸽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放鸽子并收藏升官发财在宋朝最新章节340、第三百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