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环偏西的摩罗街原本是一条街,但是却被乐古道从中间划开,分割成了两条街,变成了摩罗上街和摩罗下街,虽然地图上或者政府的市政规划图纸上会标注这是两

条街道,但是如果行人走在这两条街上,是绝对不会感觉到任何差别。这条街原来的本名已经没人记得,摩罗街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名字,摩罗,是本地人对头缠厚重布巾、信仰锡克教的印度人或者巴勒斯坦人的俗称,印度之前还没独立时,很多印度人来香港谋生,除了一小部分贩卖南亚香料或者咖啡的印度商人之外,大多数印度人在香港是当兵,做警察,做看更保安员,海员以及开设印度小食店等等维持生计,在香港只能算是中下阶层,这些在香港中下层讨生活的印度人,当年就聚居在摩罗街,如果香港人早上从这条街走过,就能看到满街都是头缠毛巾的白衣锡克教徒

,所以被称为摩罗街。印度1947年分裂独立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之后,在香港的很多印度人或者返回了印度故乡,或者与本地女人结婚生子,迁出了摩罗街,如今摩罗街上真正的印度人只剩下三十多户,剩下的房屋店铺,都由从内地因为逃避内战战火而来的小本生意人盘兑下来,最开始是几家经营颜料纸张笔墨兼卖旧画的商铺,后来又有毛笔,钟表,古董,家具,旧货等等商家搬来,到现在,已经成了香港一处古玩市场,而最初经营印度小食店的印度人店铺看到中国人卖古董旧货,也干脆的把食品店改成了旧货店,

让亲人从印度收些看起来稀罕的旧古董杂物,摆出来售卖。

“怎么样?感觉不错吧?”从一家临街店铺里逛了逛再出来之后,宋天耀对手里小心翼翼捧着一个被认定为英国乔治王时期银质洛可可风格墨水瓶的安吉—佩莉丝问道。安吉—佩莉丝把这个墨水瓶小心翼翼的装入自己手袋内:“这里简直是个巨大的宝藏,这种银质墨水瓶在那时可是贵族才拥有的,而这家店铺的印度老板只收了我四百港币

,虽然它的确有些破损,但是用来收藏完全没有问题。”“四百块港币能兑换很多白银了,小姐。英国高官们可没兴趣来印度人和中国人开的旧货市场,他们更喜欢去你说的先施百货,但是看到你现在的表情,我觉得他们应该也

会喜欢这里的礼物。”宋天耀开口说道。他和安吉—佩莉丝来摩罗街之后,对中国人开的店铺完全没有兴趣,直接进了那些印度人开的旧货店,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开始算起,英国已经殖民统治印度大陆

两百多年,两百多年的英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港岛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闹闹不爱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闹闹不爱闹并收藏港岛攻略最新章节第五零四章 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