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对自己的准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对于反方,我感觉他们能够用来反驳的理由不过是从感情的角度出发,譬如“9·11”是难以忘却的,更是无法饶恕的等等。单纯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羁押犯,他们是让人深恶痛绝,甚至是恶魔,若依反方同学的观念来看在恶魔面前根本用不着说什么法律和公证。我就要说明以情感来行事的坏处,以及作为世界大国应该负责任,应研究如何理智地处理这一事件。整个过程下来觉得十分匆忙,但是好歹还算完成了,可是让我吃惊的是竟然没有人提问。我当时只是告诉自己可能一时提供的信息太多,他们还在思考。下来回到座位上就感觉自己是在喘息。果然,反方在被羁押战犯的身份确定问题上纠缠不休,拿出了这样那样的证据来试图说明公约中没有明确规定基地组织这类恐怖组织的成员应受到保护。其后就是在这样那样的情况下用情感来煽动大家的反应。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首先我觉得自己可以证实他们的身份得到公约保护,而即使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他们也应该受到保护。因为,公约的精神是什么?不就是给予即使是战犯的他们以公正的审判和待遇,这也是美国宪法及其第六修正案所体现的精神。加之美国作为标榜自由和民主的国度,更有理由和必要来确认对羁押战犯的权利保护。

我们两个主讲做完开篇陈词之后,竟然没有任何人申请做补充演讲。后来有人动议进行“院内讨论”,就是给我们两个对立阵营商议的机会,以待达成共识后再继续。这个时候苏珊娜主动来找我说:“伊恩,我很想给你做一个补充演讲,但是我对这个议题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你能告诉我点什么吗?”我当时挺高兴的,首先苏珊娜就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女孩儿,我和她却只是之前少许聊过几句,这下在没人愿意给我补充演讲的时候出来她这样一个女孩儿,我当然十分乐意。她还不是惟一的一个,很多人都接连问我要日内瓦公约看,还和我讨论我提出的观点。我简单地和苏珊娜介绍了我的立场和从司法角度上为什么被羁押的人应该受到应有的待遇,后来我只看到苏珊娜在我旁边急匆匆地写了很多东西,我也接着回答了她的很多问题。果不其然,苏珊娜在开始后第一个上去做了补充演讲,她一如之前一样坚定有力,说起话来略微颤抖的声音让我听到她的些许紧张,但是我还是对其清晰的逻辑很是放心。她条理清楚地一一列出自己的理由,并且对之前反方的论点一一回应。她清晰洪亮地再次朗读了我所引用的日内瓦公约中明确即使是基地组织成员这样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丁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超并收藏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最新章节收拾那些即将远去的破碎片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