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北京大学著名教授)

也许真是因为老了 心也变得柔软起来 我只是读了本书的一部分 就止不住流了好几次眼泪。明知道这本书不是给我看的 而是让孩子们读的 我却依然读得如此投入——这是一本真正的启蒙书 而且不只是启孩子之蒙。在阅读过程中 我不断地反问自己:尽管忝身于老教授、老教育工作者、老语文教师队伍之列 但我真的懂得了“教育的真谛”了吗?

就拿本书用得颇为频繁的词“神圣”二字来说吧 我们早已经把它忘却了 甚至是讳莫如深了 以致今天究竟有几个教师是怀着“神圣感”走上讲台的?而我们的社会又有谁真正把教师视为一个“神圣的职业”?记得曾看到一篇文章 说某教授视三尺讲台为“圣坛” 每次上课 都要认真梳洗 特别是九月一日开学前必将沐浴 衣冠楚楚地出现在新学生面前 学生看着就觉得亲切、舒坦 神圣感油然而生 老师还没有开口 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当然 真正吸引学生的 不只是外表 更是教师的精神、气度 因此有些教师衣着随意 也依然为学生所倾慕。但这些“故事”听起来似乎已十分遥远了 “古风”早已不存在了。

“魅力”这个词也是本书的作者最爱用的:“教育的魅力”、“语言的魅力”等等。但这样的词也被“陌生化”了。教师越来越变成一种纯粹的谋生手段 商业化行为。学生出钱 老师卖知识 “赚钱”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唯一的动力 “教育的魅力”所产生的教师生命的内在驱动力早已是“天方夜谈”了。

还有“爱” 这是这本书的“主题词” 更是“不合时宜”。我们早就视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核心”而将其批得“体无完肤”了。至于本书的论述中心——“对中学生的爱情教育”恐怕题目本身就足以把人吓跑。……

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这样的“面对”是让人十分痛苦的。我甚至感到自己的“心”在流血:我仿佛觉得 和我的生命相连接的“教育”的母体被肢解、掏空了。

是的 被掏空的 正是教育的核心:“人”与“精神”。

不错 本世纪我们曾有过将“精神”绝对化 鼓吹荒唐的“唯意志论”的时代 导致了全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极端贫困化。我们也有过在“培养纯粹的人”的旗号下 将人工具化的历史教训 这都是不应该忘记的。但难道我们真的在泼去污水的同时 也必须将“孩子”倒掉吗?

本书的作者说得很对:我们正在进行“教育观”的较量。当社会物欲横流 腐败的毒汁渗向下一代时 我们必须坚守住教育这块“精神的圣地”;当孩子们的身边充满了各种急功近利的诱惑甚至教育的时候“ 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心去热爱周围的人们 去帮助周围的人们 引导他们在走向高尚的路上迈进”。

面对日趋商业化与工具化的教育 面对对人的独立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压抑 我们必须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以培养独立的 自由的

❝曾宏燕提醒:《课桌上的玫瑰(全文)》最新章节第二版后记(2)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快小▹说更新,记住域名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具有批判精神与创造力的“人”作为我们的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我们自然知道自身努力的有限性。我总要想起鲁迅说过的那句话:我们所做的 不过“如一箭之射入大海” 实在是可怜得很的。但我们又确实不能坐等“客观条件的成熟” 我们的生命说不定就会在这等待中荒废的。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我这才明白 曾宏燕老师的这本书 让我如此感动 原因大概就在于此。我们从本书的字里行间 本不难看出曾老师努力的艰难 但她却在给她的有限的自由空间里 做了一首首多么精美的教育的“诗篇”啊 她把她的学生带入了怎样一个美好的世界啊。当你读着这本书 随着曾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 来到郊外 听着曾老师亲切的召唤:“你们听一听 树林里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 “你们能读出云儿讲述的故事吗?”……你能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和谐吗?……当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 你与年轻的学子一起听曾老师讲古希腊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蒂与美少年阿多尼斯神的爱情故事 讲反抗罗马统治的青年基督徒瓦伦泰因在给心上人写了情书后 坦然走向刑场的故事 你能不感到“当学生们在语言的世界里领略唯有人类才拥有的美好感情 那语言的魅力 那情感的圣洁不是潜移默化地渗入了他们的心田”?你一定会像曾老师那样想到 “我们在倾听心灵真实的声音 而无须回避也无须讳饰” “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当你听着曾老师的娓娓倾诉:“与其说我陪伴学生们度过了人生的重要阶段 不如说是他们使我领悟了生存的价值 从而使我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深刻的体验” 大概你也会像曾老师那样 因此“愈加理解了教育的真谛 愈加因自己的生命能为之奉献而欢欣”……曾老师的教学实践 以及他的这本总结式的书 在我们面前 展现的是怎样一个广阔、自由的教育天地 引发了我们的缕缕情思 无尽遐想……

而且 你还会发现 在你的周围 就有这样的“曾老师” 同样充满了对教育、对孩子无私的爱 同样进行着创造性的教育试验。其实你自己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类似曾老师这样的创造欲求?是的 目前“曾老师”们在教师的总数中 比例还不算大 但正像我经常说的那样 中国的人口多 教师队伍也相当庞大 “曾老师”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分散的有志于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曾老师”们应该互相了解 互相支持 进行心的与实际经验的交流 在“相濡以沫”中 我们会感到自己并不孤独 还有“真同志”在——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 读曾老师的这本书 写这篇“序言” 呼唤着相识与不相识的“曾老师” 或许可以从这里看到一点中国教育的微茫的希望。

在本书“后记”的末尾 作者满怀激情地谈到“这本书是幸运的 因为她诞生在世纪之交的年代 带着二十世纪的梦想 跨入新世纪更加辉煌灿烂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年轻的生命能给同样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带来欢欣和希望 她更希望自己那稚嫩的声音和着春天万物萌发的生命之歌加入到新世纪的旋律之中”。

也许是年龄的差距 我并没有作者这样的乐观;但我仍愿意和作者以及本书的读者一起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 向前走去。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课桌上的玫瑰(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曾宏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宏燕并收藏课桌上的玫瑰(全文)最新章节第二版后记(2)